在基泰老年公寓開業近二十天之際,為不斷改進和完善服務工作,公寓領導與入住公寓老人舉行座談,誠懇征求老人們對公寓服務的意見和建議。
這次座談會是在一種親情濃厚、誠摯和諧的氣氛中進行的。原農大教授李勤學說:“我們入住不到二十天,公寓領導即主動向我們征求意見,體現了公寓負責同志對養老敬老理念重視和對我們這些入住老人的關心。我們入住以來,公寓所有人員都把我們當成家里的老人,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關心體貼我們,使我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今天我們這個座談會就像是一個家庭會,大家說的都是心里話、實在話。我入住這些天里感到各方都很滿意。公寓的設施齊全、完善。為排除異味,每個房間的衛生間和樓道都安裝了排氣換氣抽風管道。為方便老人行動,公寓安裝了電梯、樓道安裝了扶手,衛生間24小時有熱水,隨時都可洗熱水澡。衛生間坐便兩側都安裝了不銹鋼扶手,便于老人方便后起身。公寓給每個老人佩發的移動呼叫器,使我們在發生緊急情況時,不論在什么位置都能及時呼叫護理員和醫生。每個屋里都有液晶電視機和電話機,使我們躺在床上就能收看到各種電視節目。外線電話的安裝使我足不出屋就能與在天津市的女兒通話聊天,真是方便極了!” 。
離休老干部鐘愛山老人動情地說:“入住以來,我感到各方面都滿意。無論是吃、住、看病都非常順心。護理員把我們當成他們的父母一樣照顧。每頓的飯菜非常適合我們老年人的胃口。我每天飯量比在家里增長了許多,而且吃的飽,睡的香。公寓的多功能廳有走步機、電動按摩椅、固定腳踏車、臺球桌等健身器材,棋牌室內麻將桌、象棋桌可盡情娛樂,音像設備整天定時為老人播放健身操、養老講座和輕音樂。公寓的管理人性化、服務親情化,使我們體驗到了一種猶如神仙般的好日子!
離休老干部李文亮老人說:“住公寓前,孩子們都忙著上班,雖然孩子們都很孝順,但孩子們一上班家中剩下自己感到很寂寞、很孤獨,話都不想多說,因而產生了要到養老公寓住的想法。開始孩子們都反對,說您有兒有女,我們會照顧好您,如果您去養老公寓住,人家會笑話我們、懷疑我們當子女的是不是不孝順老人。我千方百計做通了孩子們的工作,讓他們到市里的幾家養老單位去了解情況,最后選中了基泰老年公寓。進住公寓后,我和同住的老兄弟、老姐妹一起聊天、一起活動。服務員待我們像父母一樣,給我們洗衣服、剪指甲,廚師每天不斷變換花樣為我們改善伙食。環境熟了,心情好了,連走路都有勁了,從不離的手杖我也不用了,感覺就像年輕了好幾歲”。
蒙玉潔老人是一位在醫院護理崗位上工作了幾十年而退休的老人,以前也在本市住過兩家養老院,但總感到不順心。這次她在北京某醫院工作的女兒為她選中了基泰老年公寓,她一看就看中了這里。座談會上,她動情地說:“我到這里以后,護理員一口一個大姨叫著,說您的女兒在北京,我們都是您在保定的閨女,我們今后就是您的孩子。您有什么事就要像母親吩咐女兒那樣,千萬不要客氣。這些話說的我心里熱呼呼、暖融融的。她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洗衣服、洗澡、搞衛生,每頓飯都精心制作。開飯前扶我們坐好,把飯菜端放在我們面前……”。說到動情處,這位在醫護戰線一輩子為別人熱心服務的老人不由自主地留下了動情的淚水。 座談會上,老人們爭相發言,并對公寓提出了要加大公寓在社會上的宣傳力度,增加基泰老年公寓的知名度;要組織服務人員在工作崗位上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等好的建議。我們將吸取入住老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議,在服務人員中開展評先進、樹典型工作競賽;在服務親情化的基礎上,不斷研究養老機構的科學管理,使基泰老年公寓成為保定市養老、敬老的品牌單位。 |